黃香鐵
黃香鐵(1787—1853),原名黃釗,,字谷生,,嘉應州鎮(zhèn)平縣(今梅州蕉嶺)陂角霞黃村人,清代著名詩人,、方志學家,、教育家。黃香鐵生于江蘇蘇州黃驪坊,,嘉慶二十四年考中己卯科舉人,,在京充國史館繕書多年,后三入潮州講學,,晚年隱居于故鄉(xiāng)鐵耕樓。
黃香鐵嚴謹治學,、工于詩詞,、才華橫溢,著作甚豐,。計有《讀白華草堂詩集》,、《詩紉》、《史呴》,、《鐵庵隨筆》,、《石窟一征》等流傳于世。在嘉應州,,他與宋湘,、李黼平齊名,,被譽為“梅詩三家”。在京師,,他與張維屏,、黃香石、林辛山,、譚敬昭,、吳秋航、黃小舟一起,,被稱為“廣東七子”,。
鐵耕樓
鐵耕樓,位于蕉嶺縣蕉城鎮(zhèn)陂角霞黃村,,建于清道光年間,,距今約有200多年歷史。占地面積約960平方米,,建筑面積約1300平方米,,有40多間房。
鐵耕樓大門正面的一副楹聯(lián)“廣廈萬間初成此屋,,澄陂千頃長繞吾廬”,,門上方題為“識字耕田之舍”。
穿過大門進入樓內(nèi),,拱券式通廊連接四個橫屋,,呈現(xiàn)四橫兩層走馬樓式結(jié)構(gòu)布局。2019年,,黃香鐵故居鐵耕樓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“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”,。
這座樓是黃香鐵的學生為報師恩出資建造。晚年的黃香鐵就半隱居在這座樓里,,整理詩稿和編撰《石窟一征》,。
注:《石窟一征》是記載鎮(zhèn)平(蕉嶺)縣的歷史沿革、教養(yǎng)之道,、禮俗之宜以及天時,、地志、人物,、方言等方面的一部志書,,極具文獻價值。
(轉(zhuǎn)載自蕉嶺文體旅游公眾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