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老,、敬老,、愛老,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,這個月是全國第15個敬老月,,今天是重陽節(jié),,在這里衷心祝愿所有老人節(jié)日快樂,健康長壽,! 在不少人的傳統(tǒng)印象中,,長壽老人們大都深居簡出,過著普通平靜的生活,。但現(xiàn)居廣州,,102歲的宋琦華老人,卻每年都堅持讓子女載自己回到蕉嶺,,與兩個妹妹見面“約飯”,!今年的重陽節(jié),這個百歲家族又再一次聚在了一起,。
102歲的宋琦華老人率先下車,,旁邊耐心陪護的,是他的大女兒宋小穗,。宋琦華老人下車后,,并不著急向前走,而是不斷向后張望,不多會兒,,載著100歲妹妹宋嬌華,、97歲妹妹宋滿華的車輛也到了目的地。 看到兩位妹妹來了,,宋琦華老人的臉上馬上出現(xiàn)了笑容,,單手插兜,帶著妹妹們散起步來,。
兩個妹妹時刻跟在哥哥身后,,時光仿佛倒退回他們的孩童時光。宋琦華老人告訴記者,,他們兄妹是梅縣區(qū)白渡鎮(zhèn)人,,小時候,兩個妹妹就經(jīng)常跟在自己屁股后面,。
宋琦華:我有2個妹妹,,一個是1925年出生,一個是1928年出生,,我是1923年出生,。我們感情很好的,我小時候就踩單車載她們上學(xué),。我去上學(xué),,也帶著她們一起去上學(xué)。從白渡踩單車到梅縣,。 宋琦華老人回憶起兒時,,總是不經(jīng)意間發(fā)出爽朗的笑聲,他說,,高中畢業(yè)后他考上了中山大學(xué),,大學(xué)畢業(yè)后就留在了廣州,后來又前往廣東的陽江,、湛江,,湖北的武漢等地工作,兩個妹妹也相繼出嫁,,都嫁到了我們蕉嶺,。
宋琦華:這種情況就沒辦法了,我在廣州,,她們在蕉嶺,,從讀大學(xué)開始,我們就分開了,,像她們有什么事,,辦喜事,,我都沒有參加。 盡管三兄妹都忙著工作,、生活、生兒育女,,無法時時刻刻聯(lián)系,,但在彼此心中,都是最牽掛的親人,。隨著自己退休,、子女們長大,宋琦華老人每年必須回鄉(xiāng)一次的計劃就被提上了日程,。 宋琦華:子女們都陪著我一起回來,,一方面是照顧我,我需要人護理,。另外子女們回來,,更重要的是祭祀,要知道自己先輩在哪里,,要去拜一拜,。這次曾孫也一起回來了。一般來說,,肯定每年都要回來祭祀,,不管多遠,都要回家鄉(xiāng)看一看,。 宋琦華的女兒 宋小穗:我爸在廣州住在8樓,,沒有電梯,現(xiàn)在也還是這樣爬樓梯,。他知道妹妹們沒辦法來廣州,,腿腳也不方便,無法爬上8樓,,所以說那就做哥哥的回梅州看她們,。我爸這一生現(xiàn)在最重要的兩件事,一是祭祖,,二是看望親人,。 兄弟姐妹是童年時光的見證者和參與者,那時的游戲,、爭吵,、笑鬧、互助,,都刻在彼此的記憶中,。年老時再次聊起過去的點點滴滴,滿滿都是幸福。 宋滿華:我哥哥經(jīng)常把我們掛在嘴邊,,說要見我們,。我們感情很好,古語都說:無父無母了,,長兄為父,,長嫂為母。我哥哥特別關(guān)心我們,,真的是有福氣,,這么老這么大了,還有哥哥疼愛著,。 宋嬌華:每年都回來見我們,,他也年紀(jì)大了,真是不容易的,。我今天感覺特別開心,。 三位老人耳聰目明,思維清晰,,腰板仍顯硬朗,,少不了子孫們?nèi)找辜毿牡恼樟希蝗缃衲茉诎贇q時開心聚會,,更少不了子孫的孝順與助力,。三位老人的子孫們說,家有一老,,如有一寶,,尊老愛老的家風(fēng)在他們家代代傳承,每一代的兒孫們都十分孝順,,他們總是想著法子逗老人們開心,,讓家里的老寶貝們盡享天倫之樂。 宋琦華的女兒 宋小穗:這些都是靠我爸爸,,主要是在老人家的帶動下,。說句老實話,我們是否孝順,,好不好,,有我們的本性,有社會的教導(dǎo),,但是主要還是我爸爸在這方面以身作則,。 宋嬌華的女兒 曾柳卿:長輩們做給下一輩看,大家都會一起來孝順老人家,,發(fā)揚尊老愛幼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。
宋滿華的女兒 于桂玉:我們就是盡自己的能力,,做好子女應(yīng)盡的責(zé)任。大家都會老的,。我的老母親97歲了,,也是我們做子女的福氣。
家有一老,,如有一寶,;家有二老,事事都好,。今天是重陽節(jié),愿幸福的清風(fēng),、甜蜜的月光,、快樂的紅葉、健康的茱萸包圍著大家,。祝重陽快樂,,福壽延年!(梅州臺 首席記者:于濤 攝像:丘頌凱)